黨史我來講|“七一勛章”獲得者黃寶妹:為人民服務,黨員是不退休的(第八十一期)

          時間:2022-01-11 16:54:58 來源: 三亞交投集團

          ◎編者將◎

          -81-

          81本期領讀者——張純(交建公司)

          黃寶妹,1931年12月生,1952年11月入黨,上海人,原上海第十七棉紡織廠工會副主席,黨的八大代表。新中國紡織工人的優秀代表,國家發展的見證者、參與者、奉獻者。為實現“全國人民穿好衣”的夢想,勤勤懇懇干了一輩子,在平凡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。退休后堅持發光發熱,參與多地多個棉紡廠建設,積極服務居民群眾,參加上海市百老德育講師團,直播宣講勞模精神、宣講黨的優良傳統。兩次榮獲“全國勞動模范”稱號。   90歲的黃寶妹黨齡有近70年,剛入黨時還是車間里20歲出頭的紡織女工。歲月如白駒過隙,新中國一步步走到今天,她也從第一批勞模變成在B站廣受歡迎的“故事奶奶”。

          黨的百年之路,她參與過、奉獻過。

          從舊社會童工到新中國勞模,她是改天換地的見證者

          這兩年,黃寶妹總會因為各種原因到楊浦濱江走一走。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,5.5公里的楊浦濱江岸線過去集中著各式各樣的工業廠房,如今放眼望去,整條岸線被打通,老廠房成了咖啡館、博物館……“工業銹帶”變成“生活秀帶”“藝術秀帶”。

          這里,黃寶妹再熟悉不過。如今已是潮流聚集地的上海國際時尚中心,其前身正是她工作了42年的棉紡廠。13歲時,為了讓家里人能填飽肚子,黃寶妹進入日資裕豐紗廠當童工。那時,她凌晨三四點鐘就要起床,坐著小舢板過江到楊樹浦路上班,“小舢板在天蒙蒙亮的江面上搖啊搖,到發電廠與紡紗廠中間的馬路邊上停下來,工人們挨個踩著跳板上岸”。

          到紗廠做童工實屬無奈。她出生于浦東高東鎮一戶窮苦人家,母親生了9個孩子,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舊社會,只有3個孩子活了下來。在紗廠,黃寶妹被分在細紗車間——這是紡織生產上最重要的崗位。每天,被搜身后才能站在紡紗機前照看紗線,終日不見陽光,腰酸腿疼不說,手指也常被勒出血。盡管是個13歲的孩子,但黃寶妹沒得到任何憐惜,每天12小時在機器“弄堂”里跑來跑去,一旦看到紗頭斷了,必須馬上捻起來接上,否則要遭到“拿摩溫”(工頭)的打罵。工廠里沒有食堂,黃寶妹從家里帶飯菜,夏天就算餿了也要吃下去。夏衍在報告文學《包身工》中描寫的黑暗場景,真實地發生在黃寶妹身上。

          “苦難不能忘。不記得過去的苦,怎能體會今天的甜!”童年的遭遇,使黃寶妹對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的感恩比任何人都深?!案卸鳌迸c“回報”成為她人生的兩個關鍵詞。如她所說:“我就是黨教育培養出來的,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的今天,所以新中國成立后我要拼命干?!?/span>

          1949年5月,上海解放,黃寶妹和工友們跑到馬路上慶祝?!肮伯a黨來了,一切都不一樣了?!惫S還是那個工廠,但是“拿摩溫”沒有了,搜身制度取消了。工人們自己選出管理員,廠子里也開出食堂,還隔三岔五舉辦讀書會。

          黃寶妹仍記得當年軍代表到廠里來講的那番話:“現在我們解放了,大家成了工廠主人。我們不但要破壞一個舊世界,而且要建設一個新中國?!彼幌麻_了竅,“要做共產黨的好工人,以主人翁的態度努力搞好生產,使國家強大起來”。從那時起,她開始對加入中國共產黨有了向往。1952年11月,在機器轟鳴的車間里,黃寶妹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?!皬哪菚r起,我的一生就是踐行黨交給我的使命,為人民服務?!?/span>

          黃寶妹1958年在布拉格參加青年大會時候的合影

          回憶往事,新中國帶給這個窮苦出身的“黃毛丫頭”許多第一次——第一次到大學讀書、第一次去北京、第一次當勞動模范、第一次見到毛主席、第一次代表青年工人出國訪問、第一次代表工人參加全國黨代會。她還記得作為工人代表,坐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會場里,討論全黨大事,感到肩頭忽然就重了,那是沉甸甸的責任。

          新中國成立之初,百廢待興,必須大力發展生產。黃寶妹懷著對黨的感激之心,以滿腔熱情投入到生產勞動中。心中有信仰,腳下有力量。全廠細紗車間的擋車女工中,數黃寶妹的“皮輥花”出得最少,她紡的二十三支紗,皮輥花只有0.307%。皮輥花,是對粗紗進行細紡時,紗線因斷頭卷繞在皮輥上浪費掉的棉纖維。

          “一兩白花的價格等于三碗白米飯”,黃寶妹牢記少出一兩皮輥花,就可以多紡一兩棉紗。每天走進車間,她的腦子就在盤算如何減少斷頭,逐漸探索出一套“單線巡回、雙面照顧、不走回頭路”的先進操作法,工人不需要在機器“弄堂”里兜圈子,看臺能力從看400個紗錠擴大到800個,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。

          1953年,22歲的黃寶妹以一個人照看800個紗錠的全廠最高紀錄,從上海30多萬名紡紗工人中脫穎而出,成為新中國第一代勞動模范,先后八次受到毛澤東、周恩來、宋慶齡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。她還記得,一次去北京領獎,火車坐了七天七夜,沿途她看到農民光著膀子在田里干活,皮膚曬得通紅,便暗下決心:多紡紗,要讓全國人民有衣穿——這是一個花樣年華的紡織女工最樸素的夢想。1955年,正在上海視察的毛主席親切接見了黃寶妹?!懊飨屓税醽硪粡堃巫?,讓我在他身邊坐下,笑著對我說,紡織工人很光榮,讓全國人民有衣穿,責任很重大”,一席話黃寶妹至今仍記得清清楚楚。

          黃寶妹注意學習先進人物的經驗,也從不吝嗇將自己的訣竅分享給車間里的其他姐妹,她管理的三紡細紗車間被評為上海市勞模集體,所在的國棉十七廠曾向新中國貢獻了大量優質棉布?!耙郧懊看慰吹揭凰宜掖蟠\著棉花來,又運著布離開,就仿佛看到我們的紗布化為衣服穿在了全國人民身上”,多年后站在黃浦江岸邊,黃寶妹這樣回憶道。

          黃寶妹離不開車間。26歲那年,黨組織任命她當了干部,幾天下來,她便“渾身不舒服”,一有時間就往車間里跑。后來她鄭重提出要回車間工作:“我是普通女工,紡織業才是我大有作為的本行當?!被氐杰囬g的她如魚得水,干勁十足,一直到1987年1月光榮退休。在這間工廠,她工作了整整42年,其間曾先后七次被評為上海市、紡織工業部和全國勞動模范,三次出席國際會議。

          回報社會弘揚精神,她是奉獻者也是傳播者

          “從22歲到現在,我一直以黨員、勞模的標準要求自己,為百姓做好事?!薄包h員是為人民服務,國家困難的時候就要拼命干,群眾有需要我房子都可以讓掉?!闭Z言雖質樸,卻道出了黃寶妹的心聲。

          如今變成“黃奶奶”的黃寶妹積極找到了新身份。上海市百老德育講師團成立后,她積極加入。她和其他講師團成員一起,以“要使紅旗飄萬代,重在教育下一代”為理念,二十余年如一日,為數百萬人次青少年義務舉辦德育講座逾萬場次。聽過黃寶妹講座的人都說她是最生動、最可信的“教材”:“黃奶奶的人生故事和道德風采,就是一本鮮活的書。在她身上,愛國主義不再是抽象空洞的,而是可觸摸、可感悟的?!?/span>

          作為一名辦公室的工作人員,我所處的崗位平凡而普通,工作瑣碎而具體,但偉大正寓于平凡之中,正如黃寶妹所說“發光并非是太陽的專利,只要努力加上智慧,你也可以發光的”。因此,我們都要找到自身的價值體現,做好本職工作,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不平凡業績的絢麗篇章。

          相關推薦
          ? 国产情侣在线播放,免费在线观看黄色小说,a级毛片在线免费看,亚洲毛片免费在线观看